期刊简介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是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主管、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主办的、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神经外科专业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96年6月,其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009-153X,国内统一刊号为CN42-1603/R。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委员会吴阶平副委员长曾为该刊题写刊名。该刊现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同时也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等多家数据库收录;曾荣获全军第三届优秀医学期刊二等奖,首届《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等;该刊编辑部曾被湖北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评为学会先进集体。该刊及时反映国内外神经外科的新进展,介绍我国神经外科的新技术、新经验、新成就,促进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并严格遵循“重在创新、重在临床应用”及“求实、公正、严谨的办刊方针,使之真正成为我国神经外科的学术园地,推动我国神经外科的发展。该刊是大16开本,现为月刊,每期64页码,每月25日出版发行。该刊设有论著、实验研究、经验介绍、新技术、学术讲座、综述、短篇报告等栏目,以神经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同时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者以及从事神经科学基础研究人员也是重要读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单位: 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153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603/R
邮发代号: 38-34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6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
- 国际刊号:1009-153X
- 国内刊号:42-1603/R
- 出版周期:月刊
- 期刊荣誉: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是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主管、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主办的、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神经外科专业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96年6月,其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009-153X,国内统一刊号为CN42-1603/R。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委员会吴阶平副委员长曾为该刊题写刊名。该刊现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同时也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等多家数据库收录;曾荣获全军第三届优秀医学期刊二等奖,首届《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等;该刊编辑部曾被湖北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评为学会先进集体。该刊及时反映国内外神经外科的新进展,介绍我国神经外科的新技术、新经验、新成就,促进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并严格遵循“重在创新、重在临床应用”及“求实、公正、严谨的办刊方针,使之真正成为我国神经外科的学术园地,推动我国神经外科的发展。该刊是大16开本,现为月刊,每期64页码,每月25日出版发行。该刊设有论著、实验研究、经验介绍、新技术、学术讲座、综述、短篇报告等栏目,以神经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同时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者以及从事神经科学基础研究人员也是重要读者。
1.来稿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结构严谨,文字流畅;报道要准确、真实、可靠。
2.论著类稿件一般不超过5 700字(包括图表、中英文摘要和参考文献等,下同),经验介绍2 500字左右,短篇报告控制在1 500字以内,综述类文章一般不超过6 000字。综述请自请审校者。请自查并在文中注明中图分类号。
3.文题应言简意骇,反映文章的主题,一般在20字左右。一般不设副题名,必要时可用圆括号与主题分开,以示区别。文题及文中均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认的缩略词、字符、代号等,简化字按1986年国务院重新发表的《简化汉字总表》为准,计量单位要按法定计量单位书写,单位符号要规范化,如日(d)、小时(h)、分钟(min)、秒(s)和国际单位(IU)等。
4.论著及实验研究须附中、英文摘要,经验须附中文摘要。摘要按目的、方法、结果、结论格式书写,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用“本人”、“作者”等主语。中文摘要300字左右;英文摘要须与中文摘要的内容相一致,尚应包括文题、全部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及邮政编码。
5.每篇文章均应列出3~5个关键词。选用的关键词应能反映研究的主题、研究的对象、方法及新的观点。标引时应以《汉语主题词表》、《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为准。
6.文稿中应尽量减少节段层次。各层次按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左端顶格,后空一格写段落标题,再空一格写正文。例如“1”,“1.1”,“1.1.1”,“2”,“2.1”,最多排至4位数,如“1.1.1.1”。各段落中连排的序号为①,②,③……。统计符号请参照国家标准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① 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x表示;② 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③ t检验用英文小写t;④F检验用英文大写F;⑤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⑥相关检验用希文小写r;⑦自由度用希文小写μ;⑧样本数用英文小写n;⑨概率用英文大写P;⑩r、s、t、F、χ2、μ、n、P均用斜体。
7.图和表应少而精,避免与正文重复,采用三线表,上置表序和表题,病理照片须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图序和图题置于图下方。照片务求清晰。照片背面用铅笔注明图序、图题和图注。表中不设“备注”栏,如有需说明的事项(例如P值等),以简练文字排列在表的下方,表内用星号“?”标注在相应内容的右上角。
8.参考文献用顺序编码制,按正文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将序号注在有关论述的右上角,外加方括号。文末标注时按正文中标注的顺序编码依次列在文末。论著稿一般控制在10条以内,综述稿20条以内。文献著录格式举例如下:
期刊:序号 作者(1~3名者全部列出,3名以上者只列前3名,后加“等”或相应文字,如“et al”). 文题[J]. 刊名(外文刊名用缩写名),年份,卷(期):起页-止页. 如:
[1] 马廉亭,余 泽,秦尚振,等. 可脱性球囊内充填物国产充填剂治疗颅内囊状动脉瘤[J]. 中华外科杂志,1993,1(1):26-29.
[2] Glasscock III ME,Hays JVV,Minr LB, et al. Preservation of hearing in surgery for acoustic neuromsa [J]. J Neurosurg,1993,78:864-866.
专著:[序号] 作者. 书名[M]. 版次(第1版可省略). 出版地:出版者,年份. 起-止页. 如:
[1] 马廉亭. 神经外科血管内治疗学[M]. 第1版.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4. 62-70.
[2] Yasargil MG. Microneurosurgery II [M]. New York: Georg Thieme Verlag,1984. 254-236.
或[序号] 析出责任者. 析出题(篇)名.见(In):原文献的责任者. 原文献题名[M]. 版次.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起-止页.
[1] 赵继宗.脑膜瘤. 见:王忠诚主编. 神经外科学[M]. 第1版.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463-468.
[2] Steiner L,Bunge HJ,Colombo F,et al. Radiosurgery in vascular malformations. In: Steiner L et al eds. Radiosurgery: Baseline and Trends [M]. New York:Raven Press,1992. 179-236.
9.本刊现实行网上投稿,网址“http://www.zglcsjwk.com/”。凡收稿半年内未见本刊退修或录用,作者可自行处理。来稿文责自负,但本刊对文稿有删改权。
10.来稿一经录用,赠送本杂志若干本。本刊已被国内多家数据库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在来稿时向本刊声明,本刊将另作处理。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影响因子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发文量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总被引频次
-
冷冻神经外科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1961年,Cooper以液氮冷冻治疗肿瘤以来,相继有较多的学者进行了神经外科疾病的冷冻治疗.随着冷冻设备的改良和完善,研究者建立了合理的动物脑组织冷冻手术模型并进行了相应的基础实验研究,其研究成果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①0℃以下相同时间内,脑组织结冻所形成的冰球大小与冷冻头温度无关.②0℃时已经产生冷冻坏死反应.③受冻脑组织术中出血极少.④冷冻所致的细胞物理损伤与脑组织的机械刺激、缺血缺氧、出血、......
作者:王伦长 刊期: 2004- 06
-
脑动静脉畸形血管内液体栓塞材料的研究进展(二)
2.2以乙醇为溶剂的栓塞材料以DMSO为溶剂的EVAL在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中显示出较粘性栓塞材料明显的优越性,但大的不足就是使用了DMSO为溶剂.乙醇也是目前使用广泛的有机溶剂,高浓度乙醇对血管也有较大的损伤,但临床上纯乙醇已经用来栓塞治疗脑AVM.低浓度乙醇也被证实其血管毒性较DMSO明显减少.Hamada等[1]比较了DMSO与30%乙醇的毒性大小,分别将0.6mlDMSO与30%乙醇注入兔肾......
作者:杜浩;马廉亭;吴佐泉 刊期: 2008- 06
-
单侧双靶点毁损治疗偏身性肌张力障碍
目的为观察单侧双靶点毁损对偏身性肌张力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MRI定位,微电极技术术中对靶点行功能确认,对5例偏身性肌张力障碍患者施行脑立体定向病变肢体对侧苍白球腹后部和丘脑腹外侧核联合毁损术治疗.结果5例患者术后运动功能显著改善.结论应用单侧双靶点毁损治疗偏身性肌张力障碍是一个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秦明筠;李勇杰;张宇清 刊期: 2003- 05
-
外伤性重度视神经损伤的治疗
目的分析与总结外伤性重度视神经损伤的临床特点与治疗经验.方法对5年间收治的9例外伤性重度视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并复习近期相关文献的病例52例.结果对于外伤性视神经重度损伤,尽管伤后视力丧失,经积极治疗,包括激素应用和视神经减压术,仍有约32%病例的视力可能得到良好恢复.结论外伤性重度视神经损伤多见于车祸头部外伤后,应尽早积极治疗,以争取视力恢复.......
作者:杨雷霆;黄祜鸿;梁裕盛;肖绍文;黄玮;秦坤明 刊期: 2001- 04
-
高血压脑出血钻孔引流尿激酶溶解术58例报告
我院1995年5月以来,开展钻孔尿激酶溶解外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58例,取得满意疗效。1临床资料男36例,女22例,年龄33~75岁;深昏迷8例,中度昏迷18例,浅昏迷24例,嗜睡8例;血肿部位:壳核32例(55.2%),丘脑10例,皮层下14例(24.1%),小脑2例(3.5%)。......
作者:杨宜洲;刘万明;王少波 刊期: 2001- 02
-
颅内动脉瘤破裂后病情Ⅳ、Ⅴ级患者的治疗选择
目的比较神经外科显微手术和血管内栓塞对病情Hunt-Hess分级为Ⅳ、Ⅴ级的破裂动脉瘤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优缺点.方法动脉瘤破裂后病情Ⅳ、Ⅴ级患者26例,其中11例行开颅显微手术,15例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栓塞组15例中良好、轻残8例,重残、植物生存者5例,死亡2例.手术组11例中良好、轻残5例,重残、植物生存4例,死亡2例.结论Hunt-Hess分级为Ⅳ、Ⅴ级的破裂动脉瘤病人状态差,入院后根据病......
作者: 刊期: 2005- 05
-
破裂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附139例报告)
目的探讨破裂的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的临床特点、治疗技术及其疗效.方法139例破裂的单纯性大脑中动脉动脉瘤患者中,采用显微手术治疗107例,血管内治疗32例.结果血管内治疗组动脉瘤100%闭塞的27例,95%闭塞的3例,90%闭塞的2例.显微手术组中,4例包裹,2例行孤立术,其余均成功夹闭.根据GOS评估预后:Ⅰ级(死亡)7例,Ⅱ级(植物生存)2例,Ⅲ级(重残)21例,Ⅳ级(中残)17例,V级(恢复良好......
作者:胡军民;秦尚振;马廉亭;徐国政;龚杰;杨铭;李俊;秦海林 刊期: 2011- 12
-
CTA在外伤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定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对外伤性脑梗死(PTCI)早期诊断及患者预后判定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并发PTCI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常规头部CT及CTA动态检查。结果伤后CT诊断PTCI10例,查出时间为伤后(49.5±9.2)h;CTA诊断PTCI20例,检出时间为(27.7±5.3)h;两者检出时间差异显著(P......
作者:陈磊;王玉海;何建青;朱军;张春雷;陈军辉;蒋冰洁 刊期: 2014- 09
-
经颈动脉灌注ACNU、VM-26联合治疗复发性脑胶质瘤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经颈动脉灌注盐酸尼莫司汀(ACNU)和替尼泊苷(VM-26)联合治疗复发性脑胶质瘤的效果及相关问题.方法治疗组选择幕上颈内动脉供血范围的复发性脑胶质瘤164例,肿瘤同侧颈总动脉ACNU和VM-26联合灌注化疗.对照组选择复发性脑胶质瘤26例,口服司莫司汀治疗,并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率和部分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作者:傅相平;李安民;张志文;查炜光;易林华;杜程钢;赵明 刊期: 2008- 03
-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血管痉挛(cerebralvasospasm,CVS)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emorrhage,SAH)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可导致脑组织缺血或迟发性缺血性脑损害,甚至脑梗死,是SAH患者死亡、残疾的重要原因[1].红细胞分解产物、内皮细胞功能障碍、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内皮素(endothelin,ET)、蛋白激酶C(proteinkinaseC,PKC)、......
作者:旷仁钊 刊期: 2015- 09
动态资讯More >
- 1 早期同时行脑室-腹腔分流术+颅骨修补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
- 2 Necrostatin-1在小鼠脊髓损伤后继发性损伤中的作用
- 3 第四脑室外引流术在全脑室出血铸型治疗中的价值
- 4 医用耳脑胶在神经外科的应用
- 5 硬脊膜动静脉瘘的治疗分析
- 6 Skp2和p27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 7 立体定向多靶点毁损术治疗难治性神经性厌食的临床分析
- 8 颅脑损伤丙泊酚与右美托咪定镇静治疗
- 9 地西泮在癫痫灶定侧中作用的研究
- 10 锥颅引流术治疗额叶挫裂伤的疗效观察
- 11 基因芯片及其在胶质瘤中的应用
- 12 高血压性基底节脑出血的治疗体会
- 13 脑干出血的外科治疗
- 14 ChiariⅠ畸形伴脊髓空洞的显微外科治疗
- 15 累及上矢状窦的颅内铁钉成功取出1例
- 16 单侧Poppen入路切除松果体区脑膜瘤(附16例报告)
- 17 脑膜瘤MMP-9表达及其对血管形成、脑浸润和瘤周水肿的影响
- 18 颅底骨折致脑脊液漏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 19 颅骨成形术后皮下积液与感染的原因及防治
- 20 家族性血管网织细胞瘤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