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是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主管、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主办的、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神经外科专业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96年6月,其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009-153X,国内统一刊号为CN42-1603/R。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委员会吴阶平副委员长曾为该刊题写刊名。该刊现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同时也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等多家数据库收录;曾荣获全军第三届优秀医学期刊二等奖,首届《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等;该刊编辑部曾被湖北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评为学会先进集体。该刊及时反映国内外神经外科的新进展,介绍我国神经外科的新技术、新经验、新成就,促进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并严格遵循“重在创新、重在临床应用”及“求实、公正、严谨的办刊方针,使之真正成为我国神经外科的学术园地,推动我国神经外科的发展。该刊是大16开本,现为月刊,每期64页码,每月25日出版发行。该刊设有论著、实验研究、经验介绍、新技术、学术讲座、综述、短篇报告等栏目,以神经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同时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者以及从事神经科学基础研究人员也是重要读者。
浅谈手外伤的护理体会
时间:2023-04-12 15:22:00
手是重要的劳动器官,受伤的几率较大,手的解剖比较精细,功能特殊,外伤后可造成血管、神经、肌腱、骨和关节的损伤,造成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和工作。因此精湛的手术技巧,良好的术前、术后护理,正确的功能锻炼是非常重要的。据统计,手外伤占骨科急诊总数的40%,我科从2007至2008年共统计手外伤254例,预后均比较理想,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关键词: 手外伤;护理
1 术前护理
1.1 心理护理 患者因意外致伤后看见大量出血,异常紧张,恐惧,再者担心手术效果,产生焦虑心理,所以我们在及时给予患手包扎止血的同时,应给以同情和理解,以高度的责任心服务于患者,耐心讲解治疗方法和预后情况,并给予相关人员及家属做好入院宣教,卫生处置,住院须知,争取家属的理解和支持,增强患者的信心感和安全感,使患者尽量摆脱恐惧心理,增强救治信心。
1.2 体位 平卧位,患手高于心脏水平,一方面减少出血,另一方面利于静脉、淋巴回流,减轻肿胀从而缓解疼痛。
1.3 症状的护理 观察患手的皮肤颜色、温度、感觉、毛细血管回流反应,有无肿胀、运动情况,并注意桡尺动脉搏动是否减弱或消失,以及疼痛程度,因手部神经末梢丰富,感觉神经位置表浅,剧烈的疼痛可引起血管痉挛,还可引起情绪及凝血机制等一系列的变化,因此及时评估并告知医生,给予相应的止痛药,并准确记录,以作为初步判断损伤程度。
1.4 全身观察 观察失血量及生命体征,警惕发生失血性休克,正确使用止血带,固定在上壁三分之一处,局部要有衬垫,记录时间每隔一小时松开止血带5~10 min,以防引起缺血性痉挛缩或肢体坏死,切忌将止血带帮扎在上臂中下段,以防压迫桡神经。
2 术后护理
2.1 根据麻醉方式给予相应的麻醉术后护理
2.2 体位 平卧位,患肢抬高略高于心脏水平,以利于静脉、淋巴回流,防止或减轻肿胀。手部尽快消肿,可减少新生纤维组织形成,防止关节活动受限。另外患侧止痛应避免长时间再卧位下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加重水肿,坐位,立位时患手用前壁吊带悬吊于胸前,勿下垂或随步行而甩动。
2.3 局部保温 应用60~100 W照明灯,距离30~40 cm,照明局部(夏季室温接近30 ℃时可免用烤灯),室温在22 ℃~25 ℃术后持续照射3~4天,以后可在早晨,夜间室温较低时照射,术后1周即可停用,使局部血管扩张,改善末梢血液循环。下地活动时患手也应保暖,同时告知患者及病室人员禁止吸烟。
2.4 合理膳食 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铁、粗纤维食物并注意多饮水,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2.5 用药护理 及时、准确地执行医嘱,正确使用解痉,抗凝药物,如罂粟碱,右旋糖苷,以降低红细胞之间的凝集作用和对血管壁的附着作用,可增加血容量,降低血液黏稠度,利于血液的流通及伤口愈合,用药过程中须注意观察有无出血倾向。
2.6 病情观察与处理 (1)全身情况:患者经受创伤和手术后失血较多而降低血压,而低血压容易使吻合的血管栓塞,直接影响肢体成活。因此,术后应及时补充血容量,纠正贫血。(2)局部情况:手部皮肤颜色、温度、毛细血管回流反应,有无肿胀,疼痛等,损伤越严重,疼痛愈剧烈,一般2~3天开始缓解,1周左右适应,此时若疼痛未减轻且有加重迹象,应考虑感染的可能。对触觉、温觉、感觉迟钝或丧失的患者洗手时,应先用健手试温(45 ℃左右)后将患手放水中,以免烫伤,寒冷季节注意保暖,防冻伤。
2.7 功能锻炼 (1)患手各指尽量处于功能位;(2)术后3天(1~3周)进行伤指功能锻炼,不能主动锻炼的用健手帮助伤指被动练习,不断按摩,活动伤指或他人协助进行,依次是:掌指关节屈曲,指间关节伸,掌指关节伸及指间关节屈伸。拇指:腕掌关节外展,内旋,掌指关节屈伸和指间关节屈伸。肩关节上举外展与内收屈曲活动,肘关节屈伸活动每日2~3次,每次以不感到肌肉酸痛为宜。(4~6周)拆除固定物后主动进行手部精细动作的练习,如闭眼操作,捡豆子,水中抓肥皂,捏皮球等。
3 出院指导
(1)讲究个人卫生,及时修剪指甲保持伤口周围皮肤清洁;(2)饮食:注意高热量、高蛋白饮食,有利于神经、血管的修复;(3)坚持康复训练,改善手部功能;(4)复诊:神经损伤者3周进行肌电图检查,此后间隔3个月复查一次,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同时测试患指的感觉和运动情况;(5)肌腱损伤患者出院后3周复查,此后在1.5、3、6个月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