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是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主管、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主办的、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神经外科专业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96年6月,其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009-153X,国内统一刊号为CN42-1603/R。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委员会吴阶平副委员长曾为该刊题写刊名。该刊现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同时也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等多家数据库收录;曾荣获全军第三届优秀医学期刊二等奖,首届《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等;该刊编辑部曾被湖北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评为学会先进集体。该刊及时反映国内外神经外科的新进展,介绍我国神经外科的新技术、新经验、新成就,促进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并严格遵循“重在创新、重在临床应用”及“求实、公正、严谨的办刊方针,使之真正成为我国神经外科的学术园地,推动我国神经外科的发展。该刊是大16开本,现为月刊,每期64页码,每月25日出版发行。该刊设有论著、实验研究、经验介绍、新技术、学术讲座、综述、短篇报告等栏目,以神经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同时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者以及从事神经科学基础研究人员也是重要读者。
神奇小药丸真能治不开心?别乱吃!
时间:2025-04-21 16:54:47
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与高压力之下,人们时常被各种情绪问题所困扰,“神奇”小药丸仿佛成了一些人眼中快速解决不开心的“救命稻草”。然而,我们必须明确,这些所谓的能治疗不开心的小药丸,绝非可以随意服用的普通物品。
从药物原理来讲,常见的用于改善情绪的药物,如抗抑郁药、抗焦虑药等,它们的作用机制是复杂且针对特定病症的。以抗抑郁药为例,其主要是通过调节大脑中的神经递质水平来发挥作用。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如血清素、多巴胺等,在情绪调节中起着关键作用。当这些神经递质失衡时,可能会导致抑郁症、焦虑症等情绪障碍。抗抑郁药试图恢复这种平衡,但这是一个精细且需要谨慎的过程。
很多人可能认为,既然这些药能改善情绪,那我不开心的时候吃点总没错吧。但事实远非如此简单。首先,这些药物都有一定的适应证。它们是为了治疗特定的精神心理疾病而研发的,不是随便用于暂时情绪低落的“万能药”。一个只是因工作压力大而偶尔心情不好的人,擅自服用抗抑郁药,可能会打破身体原本的生理平衡。因为这些药物在调节神经递质的同时,可能会带来一些副作用,比如恶心、头晕、嗜睡等。而且,不同的人对药物的反应差异很大,有些人可能会出现更严重的不良反应。
自行服用这类“神奇”小药丸还存在成瘾的风险。某些药物如果不合理使用,尤其是在没有医生指导的情况下长期服用,可能会使身体和心理产生依赖。一旦成瘾,想要戒掉就变得极为困难,这不仅会对个人的身体健康造成更大的损害,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例如,一些人为了获取药物,可能会通过非法渠道购买,这无疑会助长药品非法交易的风气。
从心理层面看,过度依赖药物来解决不开心的情绪,会让我们忽视情绪背后真正的原因。不开心可能是由生活中的压力、人际关系问题、个人成长困惑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依靠药物来掩盖情绪,而不去正视和处理这些问题,那么情绪问题可能会反复出现,甚至愈演愈烈。而且,这种做法也会削弱我们自身应对情绪的能力,使我们在面对未来的挑战时,更加脆弱和无助。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当我们感到不开心时,首先尝试通过健康的方式来自我调节。比如运动,运动能够促使身体分泌内啡肽,这是一种天然的“快乐激素”,可以帮助我们改善情绪。或者是与亲朋好友倾诉,将内心的烦闷说出来,不仅能释放情绪,还能从他人那里获得不同的视角和建议。如果情绪问题持续较长时间,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这时应该寻求专业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的帮助。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评估和诊断,然后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其中可能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或者两者的结合。
“神奇”小药丸并非治理不开心的随意选择。我们不能被它们表面的“神奇”所迷惑,而应该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对待情绪问题,通过正确的方式去寻找真正的快乐和内心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