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是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主管、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主办的、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神经外科专业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96年6月,其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009-153X,国内统一刊号为CN42-1603/R。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委员会吴阶平副委员长曾为该刊题写刊名。该刊现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同时也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等多家数据库收录;曾荣获全军第三届优秀医学期刊二等奖,首届《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等;该刊编辑部曾被湖北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评为学会先进集体。该刊及时反映国内外神经外科的新进展,介绍我国神经外科的新技术、新经验、新成就,促进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并严格遵循“重在创新、重在临床应用”及“求实、公正、严谨的办刊方针,使之真正成为我国神经外科的学术园地,推动我国神经外科的发展。该刊是大16开本,现为月刊,每期64页码,每月25日出版发行。该刊设有论著、实验研究、经验介绍、新技术、学术讲座、综述、短篇报告等栏目,以神经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同时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者以及从事神经科学基础研究人员也是重要读者。
药店新规:执业药师成标配,行业洗牌加速
时间:2025-07-09 10:22:05
近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药品零售企业处方药销售管理的通知》,明确要求全国药店必须配备执业药师,并建立电子处方系统。这一新规的出台,犹如在医药零售行业投下一枚“深水炸弹”,其冲击波将直接影响连锁药店、单体药店及医院药房三大主体。
执业药师:从“可有可无”到“硬性标配”
过去部分药店为节约成本,常以“药师不在岗”为由敷衍检查,甚至用普通营业员冒充专业人员。新规首次将执业药师配备列为刚性门槛,相当于给药店划了条“生死线”——没有持证药师,就失去销售处方药的资格。据行业统计,目前全国约45万家药店中,仍有近20%未达标,主要集中在三四线城市单体药店。这就像要求所有餐厅必须配备食品安全员,没证的小摊贩将面临转型或淘汰。
电子处方系统:堵住“手写白条”漏洞
传统处方药销售中存在大量“手写便签”乱象,有些患者甚至用超市小票冒充处方。新规要求建立的电子处方系统,相当于给每盒处方药装上“追踪器”——从开方、审核到销售全程留痕。某连锁药店负责人算了一笔账:部署该系统需一次性投入3-5万元,年维护费约1万元,对日均营业额不足5000元的单体店而言,如同让自行车厂突然改产电动汽车。
连锁药店:借势扩张的“收割期”
头部企业早已未雨绸缪。某上市连锁药房2023年报显示,其执业药师配备率达98%,电子处方覆盖率超90%。新规对他们而言更像是“清场工具”,一位区域经理透露:“就像奶茶行业标准化淘汰街边店,我们正加速收购中小药店。”行业预测,未来三年连锁率可能从目前的57%提升至70%。
单体药店:站在转型十字路口
在湖南某县城经营了15年的李老板坦言:“考证比赚钱还难。”当地执业药师月薪已涨到8000元,比他门店的净利润还高。这类药店面临三条路:高价挖人、加盟连锁,或退守非处方药市场。就像曾经的胶卷相机店,不转型数码业务就只能成为怀旧标本。
医院药房:意外迎来“流量红利”
值得注意的是,新规明确要求医疗机构电子处方需向零售药店开放共享。这意味着患者凭医院开的电子处方,可在任意合规药店购药。某三甲医院药剂科主任比喻:“就像银行间打通了转账系统,药房垄断处方的时代结束了。”但这也对医院药房的服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这场改革本质上是用技术手段重构医药安全防线。就像机动车必须装行车记录仪,药店的专业化升级已非选择题而是必答题。阵痛过后,行业或将呈现“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的新格局,而最终受益的,是每一个需要安全用药的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