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是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主管、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主办的、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神经外科专业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96年6月,其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009-153X,国内统一刊号为CN42-1603/R。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委员会吴阶平副委员长曾为该刊题写刊名。该刊现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同时也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等多家数据库收录;曾荣获全军第三届优秀医学期刊二等奖,首届《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等;该刊编辑部曾被湖北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评为学会先进集体。该刊及时反映国内外神经外科的新进展,介绍我国神经外科的新技术、新经验、新成就,促进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并严格遵循“重在创新、重在临床应用”及“求实、公正、严谨的办刊方针,使之真正成为我国神经外科的学术园地,推动我国神经外科的发展。该刊是大16开本,现为月刊,每期64页码,每月25日出版发行。该刊设有论著、实验研究、经验介绍、新技术、学术讲座、综述、短篇报告等栏目,以神经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同时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者以及从事神经科学基础研究人员也是重要读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单位: 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153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603/R

邮发代号: 38-34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6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
  • 国际刊号:1009-153X
  • 国内刊号:42-160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0年第2期文章
  • 颅后窝肿瘤术后早期急性脑积水

    目的分析颅后窝肿瘤术后早期急性脑积水的原因和防治对策.方法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该并发症的原因有肿瘤残留,小脑水肿、肿胀,颅内血肿、积液,颅后窝脑脊液通道粘连闭塞.结论力争全切肿瘤,减少脑组织创伤,严密止血和疏通脑脊液通道,术后早期腰穿及抗脑水肿治疗,出现急性脑积水时先行侧脑室外引流并行病因治疗,必要时行内分流术.......

    作者:康德智;吴喜跃;林元相;江常震;陈锦峰 刊期: 2000- 02

  • 颅后窝动静脉畸形血管内治疗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

    目的总结颅后窝动静脉畸形栓塞术并发症的原因与处理方法,为进一步减少栓塞术并发症提供条件.方法分别对栓塞术出现的主要并发症误栓,正常灌注压突破,颅内出血,血管痉挛,微导管断于血管内进行原因分析及临床处理.结果各并发症均有其特殊原因及相应的处理方法.结论根据并发症发生的原因而采取的处理方法正确,可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孙军;余泽;张新元;潘力;姚国杰;马廉亭 刊期: 2000- 02

  • 重型颅脑损伤CT表现与预后关系分析

    目的介绍重型颅脑损伤CT分型方法,探讨其判断病情和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208例重型颅脑损伤CT表现及相关临床资料,分析不同类型CT表现与病情和预后的关系.结果本组病例在应用CT分型后CT显示的各型脑损伤部位、范围、轻重程度等对患者预后有显著影响.结论CT分型具有早期判断重型颅脑损伤病情及预后的价值......

    作者:周滨音;戴学元;裴永恩;付正华;吴星;方胜;胡炜;杨进琼 刊期: 2000- 02

  • 全脑血管造影阴性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探讨

    目的探讨全脑血管造影阴性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病因学特点及临床处理方法.方法对1993~1998年50例全脑血管造影阴性患者的诊断、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患者中8例获明确诊断,通过重复全脑血管造影检查发现1例右颈内动脉C1~2段动脉瘤;MRI检查发现3例隐匿性血管畸形,其中2例经手术证实;手术探查发现2例动脉瘤,1例动脉壶腹,1例中脑静脉畸形.结论首次脑血管造影检查阴性的SAH患者应......

    作者:李锦平;赵继宗 刊期: 2000- 02

  • 重型颅脑损伤后白细胞介素-6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研究脑损伤后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及对急性反应期的作用.方法用酶联免疫法(ELISA)和酶标仪测定创伤性脑损伤后脑脊液和血清IL-6的连续变化及测定急性反应蛋白的变化.结果正常对照组脑脊液中均未能检测到IL-6,重型创伤脑损伤后脑脊液和血清IL-6均升高,且脑脊液IL-6较血清的IL-6明显升高.在血脑屏障功能严重障碍时脑脊液的IL-6与血清的IL-6相关.血清IL-6的大值与急性反......

    作者:王云永;赵贵德;王忠立 刊期: 2000- 02

  • 广东省神经外科学会换届改选

    ......

    作者: 刊期: 2000- 02

  • 图像引导颅内手术

    无框架立体定向图像引导颅内手术(简称导航手术,N.S.)的大优点乃手术过程中能在监视屏上实时显示手术部位的三维图像(MR/CT),并能跟踪手术器械与脑结构的位置关系,为手术领航,使操作达到十分精确的境界.N.S.用于临床的时间很短,还没有积累很多经验,由于它摆脱了传统的定向框架束缚,加上与现代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发展很快,正在神经外科各个领域、矫形外科和五官科纵横发展.......

    作者:陈信康 刊期: 2000- 02

  • CT定向术中AC-PC间线定位研究

    目的为解决CT导向脑立体定向手术中AC-PC线与定向仪框架成角计算不精确的问题.方法应用纯数学模型以解析几何法求脑深部结构的定向仪框架空间坐标.结果从理论上证明,任意角度按装定向仪框架求脑深部结构的定向仪框架空间坐标是可行的,新方法较常规方法更接近金标准(脑室造影法),并具有统计学意义.为简化计算,对新方法作了计算机程序化处理.结论从理论和实践证明任意角度按装定向仪框架求脑深部结构的定向仪框架空间......

    作者:徐纪文;罗其中;牛朝诗;殷玉华;王宇;钟春龙 刊期: 2000- 02

  • 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治疗帕金森病

    自1947年Spiegel等[1]将立体定向技术应用于帕金森病(PD)的治疗以来,该技术经历了从兴盛~衰退~再兴盛的历史发展过程.其衰退的原因是由于70年代L-多巴等抗PD药物的应用,使该病的治疗效果有了极大的改善.但遗憾的是长期应用抗PD药物会产生许多严重的并发症,并且长期应用抗PD药物后其疗效也逐年减退,即产生耐药性.对这些不能耐受药物或产生耐药性的PD患者,应重新考虑采用立体定向手术方法.......

    作者:杨正明;陈坚;雷霆 刊期: 2000- 02

  • 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术治疗顽固性颞叶癫痫

    目的探讨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术治疗颞叶癫痫的机理、适应征及手术入路.方法对20例经EEG和MR诊断为颞叶内侧癫痫病例实施海马杏仁核切除.结果10例颞叶癫痫患者接受经颞底入路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另10例接受经颞极入路海马杏仁核切除;术后随访,所有患者癫痫发作控制满意,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可通过消除癫痫灶或阻断癫痫环路来治疗颞叶癫痫,深部电极提示有颞叶内侧放电或MR发现有海马硬......

    作者:江澄川;高翔;史玉泉 刊期: 2000-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