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是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主管、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主办的、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神经外科专业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96年6月,其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009-153X,国内统一刊号为CN42-1603/R。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委员会吴阶平副委员长曾为该刊题写刊名。该刊现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同时也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等多家数据库收录;曾荣获全军第三届优秀医学期刊二等奖,首届《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等;该刊编辑部曾被湖北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评为学会先进集体。该刊及时反映国内外神经外科的新进展,介绍我国神经外科的新技术、新经验、新成就,促进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并严格遵循“重在创新、重在临床应用”及“求实、公正、严谨的办刊方针,使之真正成为我国神经外科的学术园地,推动我国神经外科的发展。该刊是大16开本,现为月刊,每期64页码,每月25日出版发行。该刊设有论著、实验研究、经验介绍、新技术、学术讲座、综述、短篇报告等栏目,以神经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同时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者以及从事神经科学基础研究人员也是重要读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单位: 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153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603/R

邮发代号: 38-34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6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
  • 国际刊号:1009-153X
  • 国内刊号:42-160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7年第3期文章
  • 早期进食对颅脑损伤后应激性胃粘膜损伤的防治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早期(72h内)进食对颅脑损伤后应激性胃粘膜损伤(SGML)的预防效果.方法62例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8例,伤后72h内进全流质饮食;对照组34例,常规禁食.结果观察组发生SGML5例(17.9%),对照组16例(47.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本结果提示早期进流质饮食对颅脑损伤后SGML有防治作用.......

    作者:程卫东;刘启炎;刘建林 刊期: 2007- 03

  • 急性颅脑损伤术后继发对侧迟发性血肿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继发对侧迟发性血肿的诊治,以提高疗效.方法对36例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中及术后并发对侧迟发性血肿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对侧迟发性血肿均行手术治疗,其中恢复良好16例,中残6例,重残3例,死亡11例.结论在清除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后,若术中发生急性脑肿胀或术后病情恶化,应考虑对侧迟发性血肿形成的可能,及时钻颅探查或复查头颅CT,及早治疗可改善预后.......

    作者:颜福根;孙长忠 刊期: 2007- 03

  • 人工脑膜在后颅窝硬膜修补术中的运用体会

    目的探讨人工脑膜在后颅窝硬脑膜修补术中的应用.方法对33例分别采用常规方法和人工脑膜修补方法的后颅窝手术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常规修补手术组术后死亡1例(张力型枕大池蛛网膜囊肿术后继发小脑血肿),假性囊肿1例,颅内感染1例,伤口脑脊液漏1例.人工脑膜修补组无1例出现伤口脑脊液漏、假性囊肿、颅内积血、积气和感染等.结论运用人工脑膜进行后颅窝硬脑膜修补,可以重塑后颅窝脑膜的完整性,预防伤口脑脊......

    作者:林爱国;刘小波;何程;唐宏图;李荔 刊期: 2007- 03

  • 侧脑室穿刺联合腰大池置管脑脊液引流术治疗蛛膜下腔出血(附31例报告)

    目的研究微创锥颅侧脑室穿刺联合腰大池置管脑脊液外引流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疗效.方法对31例SAH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微创锥颅侧脑室穿刺及腰大池置管脑脊液外引流术,观察治疗结果.结果此方法能明显提高SAH的存活率、复醒率,减少脑血管痉挛、脑积水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该法简单易行,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谭绪云;肖春明;张定平;王亚华;侯冬梅 刊期: 2007- 03

  • 头皮多发性家族性毛发上皮瘤的临床和遗传分析

    目的了解头皮多发性家族性毛发上皮瘤(MFT)的临床表现和遗传特点.方法对收集的1个MFT家系中17名患者进行系统的临床和遗传学总结分析.结果①典型表现为头皮散在分布多个质韧结节,与正常皮肤颜色一致,粟粒至黄豆大;②头皮MFT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③无性别差异;④成年发病,平均发病年龄为20.5岁,⑤个别病例可快速生长,破溃和恶变.结论本病有家族史,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单个发病少见,无性别差异,典型......

    作者:马辉福;陈纲;韩慧生;裴文军;刘晓峰;王艺达;古丽沙 刊期: 2007- 03

  •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亚低温疗法在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73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①亚低温组:31例,均于伤后24h内接受亚低温治疗,直肠温度控制在32~34℃,维持3~7d;②常规治疗组:42例,其他治疗同亚低温组,根据G0S预后评估系统评估两组患者疗效.结果与常规治疗组相比,亚低温组患者伤后早期颅内压显著下降(P<0.05);生命体征、血气及电解质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严重并发症,死亡率降低,恢复......

    作者:万跃明;石浩;樊启涛 刊期: 2007- 03

  • 气管切开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作用(附68例报告)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对1995年至2005年间我科收治的6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施行气管切开术,其中伤后24h以内切开27例,伤后24~48h切开18例,48h~7d切开23例.结果基本治愈28例(41.2%),好转12例(17.6%),自动出院5例,死亡23例(33.8%).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早期气管切开可有效改善呼吸功能,纠正低氧血症,减轻脑水肿和继发性脑损害......

    作者:宗克宇;高君军 刊期: 2007- 03

  • 胶质肉瘤病理与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分析胶质肉瘤的临床与病理特征,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6月至2005年6月收治的4例经病理证实的胶质肉瘤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胶质肉瘤含有胶质母细胞瘤成分和肉瘤成分,其临床经过与胶质母细胞瘤相似.术后平均生存时间较胶质母细胞瘤短,本组4例分别于术后6、9、10和15个月死亡.结论胶质肉瘤术前诊断仍较困难,病理组织学检查对其诊断有决定性意义,目前尽可能手术全切肿瘤是其唯......

    作者:张建忠;岳志健;王洋 刊期: 2007- 03

  • 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流行病学调查的荟萃分析

    目的探讨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病率、死亡率和病原菌谱,为制订预防颅内感染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荟萃分析方法,对丌颅术后颅内感染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共有46篇论文进入荟萃分析,其中有34篇论文用于开颅术后颅内感染发病率的统计,共调查43766例,发生颅内感染1137例,发病率为2.60%;有23篇论文提供了开颅术后颅内感染死亡的数据,918例颅内感染病人中死亡193例,死亡率为21.02%;26篇......

    作者:靳桂明;董玉梅;余爱荣;张瞿璐 刊期: 2007- 03

  • 利多卡因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对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继发性脑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重度颅脑损伤后SAH患者60例(GCS评分≤8分),随机分为治疗组(早期静脉注射利多卡因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对患者均进行GCS评分、颅内压(ICP)测定以及头部CT、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ECT)、经颅多普勒(TCD)检查.结果利多卡因治疗7d后即出现颅内压降低、挫伤脑组织血流供应改善、脑水肿减轻,与对照组......

    作者:向进;郭伟;王莉莉;陈洪 刊期: 2007-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