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是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主管、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主办的、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神经外科专业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96年6月,其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009-153X,国内统一刊号为CN42-1603/R。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委员会吴阶平副委员长曾为该刊题写刊名。该刊现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同时也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等多家数据库收录;曾荣获全军第三届优秀医学期刊二等奖,首届《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等;该刊编辑部曾被湖北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评为学会先进集体。该刊及时反映国内外神经外科的新进展,介绍我国神经外科的新技术、新经验、新成就,促进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并严格遵循“重在创新、重在临床应用”及“求实、公正、严谨的办刊方针,使之真正成为我国神经外科的学术园地,推动我国神经外科的发展。该刊是大16开本,现为月刊,每期64页码,每月25日出版发行。该刊设有论著、实验研究、经验介绍、新技术、学术讲座、综述、短篇报告等栏目,以神经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同时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者以及从事神经科学基础研究人员也是重要读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单位: 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153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603/R
邮发代号: 38-34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6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
- 国际刊号:1009-153X
- 国内刊号:42-1603/R
- 出版周期:月刊
-
重型颅脑损伤后消化道出血防治体会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消化道出血者并不少见,其发生率占重型脑颅损伤的4~6%[1]。本院自1998年1月至2000年1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124例,其中发生消化道出血12例,且无一例死亡。1临床资料男80例,女44例,年龄7~83岁。GCS评分均为3~8分。病人伤后均昏迷在6h以上,或在伤后24h内再次昏迷6h以上,符合重型颅脑损伤标准[2]。经CT及手术证实:脑挫裂伤(含原发性脑干脑伤)56例,硬膜外......
作者:曾胜田;余玉银;陈善固 刊期: 2001- 02
-
中枢神经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4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我科自1996年10月~2000年10月经Yasargil翼点入路开颅,利用鞍区4个解剖间隙行鞍区肿瘤切除88例,临床疗效满意。在此并结合垂体血供的显微解剖研究进行了讨论。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40例,女48例,年龄9~70岁,平均36.2岁。所有病例均经病理切片检查。其中垂体腺瘤63例、颅咽管瘤21例、鞍结节脑膜瘤4例。1.2临床表现大多数鞍区肿瘤以头痛、视力、视野改变及内分泌障碍为主,少数......
作者:魏祥品;傅先明;汪业汉;钱若兵 刊期: 2001- 02
-
中国人胶质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基因的克隆及测序
目的为了克隆中国人胶质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GDNF基因,从而为开发重组人GDNF治疗神经变性疾病打下基础。方法根据从GeneBank中调出的人GDNF基因全序列设计引物,以中国人外周血白细胞提取的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出中国人GDNF基因片段,克隆到pGEM-T载体上,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我们得到的一种425bpDNA片段。经与GeneBank中已注册的人GDNF基因比较,序列完全相同......
作者:王颖群;吴佐泉;丁继兵;史贤明 刊期: 2001- 02
-
原发性舌咽神经痛40例分析
原发性舌咽神经痛是一种罕见疾病,发病率约1/10万。我科1983年9月至1999年9月收治原发性舌咽神经痛40例,全部经颅手术获完全止痛。1临床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男23例,女17例。年龄31~74岁,50岁以上者占73%。左侧28例,右12例。病程2个月~20年。有明确上咽部、口腔慢性炎症者占63%。影像学检查未发现桥小脑角占位和茎突过长。临床分三型,见附表。......
作者:石德水;孙建中;郑光明 刊期: 2001- 02
-
Bcl-2和Bax蛋白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人脑胶质瘤细胞中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对63例人脑胶质瘤标本进行分析。结果63例脑胶质瘤中,bcl-2阳性表达率53.97%,其表达率并随肿瘤恶性程度增加而增加。bax阳性表达率49.21%。5例正常脑组织两者表达均阴性。在bcl-2阳性表达的肿瘤中,bax阳性表达率高于bcl-2阴性表达的肿瘤(P......
作者:方胜;袁先厚;裴永恩;王国安 刊期: 2001- 02
-
颅底骨折脑血管并发症的类型及处理对策
颅底骨折脑血管并发症如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我院近3年共收治颅底骨折脑血管并发症患者57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男36例,女21例,年龄4~79岁,平均39岁;多为交通事故所致,共31例(54.4%)......
作者:张小军;徐国政;胡军民;黄继红;王启弘 刊期: 2001- 02
-
创伤性SAH对原发性轻型脑损伤后继发脑损害的影响
近年来的临床研究发现创伤性SAH可加重中重型脑损伤后的继发性脑损害。创伤性SAH是否也会加重轻、中型脑损伤后的继发损害,我们做了临床观察。1临床资料从1995年2月至1998年2月我们统计350例,轻型脑损伤病人,从中选择128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病例选择标准:入院时神志清楚,GCS13~15分,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依据入院时CT扫描和腰椎穿刺检查有无SAH分为二组。分组64例。根据受伤24h......
作者:陈广鑫;邹咏文;杨东虹;沈光健;邓洵鼎 刊期: 2001- 02
-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20例分析
Baratham于1972年提出迟发性颅内出血概念[1],随着CT检查的普及,类似报道不断增加。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DTICH是指头颅外伤后首次CT检查未见血肿,经过一段时间后CT检查发规血肿,或清除血肿后在不同部位发现血肿[2]。本文收集近2年来发生DTICH20例,对DTICH作初步分析。......
作者:胡子慧;丁建军 刊期: 2001- 02
-
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颅咽管瘤
1995年6月至1999年6月间,我科采用翼点入路,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切除21例大型颅咽管瘤,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3例,女8例。年龄8~56岁,平均31.5岁,病程4个月至7年。1.2临床表现头痛20例,视力、视野改变21例,多饮多尿13例,月经紊乱6例,性欲低下8例,颅神经麻痹5例,发育矮小2例,意识障碍1例。......
作者:徐善水;刘承基 刊期: 2001- 02
-
经颅视神经管减压术
我科1998年6月至1999年4月共行经颅视神经管减压术6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人6例,均为男性,都有额部或额颞部外伤史,其中车祸伤4例,坠落伤2例。2例病人伤后立即出现一眼视力完全丧失,一例受伤2d后有光感,以后未继续改善。另4例伤后24~72h开始感视力下降,入院时失明。6例患者伤侧瞳孔直接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1例视乳头边缘模糊。术前均行前颅凹、视神经管簿层螺旋CT平扫(层......
作者:许林峰;孙亮;付登礼 刊期: 2001- 02
动态资讯
- 1 MRI与Dyna-CTA融合影像结合神经导航在经鼻蝶垂体腺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 2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部位与迟发性脑缺血发生部位的一致性研究
- 3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 4 鞍区囊肿短期迅速缩小1例
- 5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
- 6 手术治疗椎管内神经鞘瘤58例
- 7 神经外科ICU多重耐药菌感染分析
- 8 成分输血致颅脑损伤病人急性肺损伤1例
- 9 改良枕颈侧入路显微切除枕骨大孔区大型肿瘤
- 10 神经电生理监测在脑干出血手术中的应用
- 11 替莫唑胺与司莫司丁对恶性脑胶质瘤的疗效对比观察
- 12 脑膜血管周细胞瘤的诊断及治疗(附8例分析)
- 13 颅内巨大动脉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效果及远期随访
- 14 经静脉内治疗颅脑疾病
- 15 鞍区肿瘤术后高钠血症94例的病因探讨及处理
- 16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 17 甘露醇与尼莫地平联合应用对大鼠创伤性脑水肿以及水通道蛋白-4表达的影响
- 18 162例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 19 神经外科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防治进展
- 20 脑室-腹腔分流治疗脑积水60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