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是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主管、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主办的、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神经外科专业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96年6月,其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009-153X,国内统一刊号为CN42-1603/R。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委员会吴阶平副委员长曾为该刊题写刊名。该刊现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同时也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等多家数据库收录;曾荣获全军第三届优秀医学期刊二等奖,首届《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等;该刊编辑部曾被湖北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评为学会先进集体。该刊及时反映国内外神经外科的新进展,介绍我国神经外科的新技术、新经验、新成就,促进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并严格遵循“重在创新、重在临床应用”及“求实、公正、严谨的办刊方针,使之真正成为我国神经外科的学术园地,推动我国神经外科的发展。该刊是大16开本,现为月刊,每期64页码,每月25日出版发行。该刊设有论著、实验研究、经验介绍、新技术、学术讲座、综述、短篇报告等栏目,以神经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同时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者以及从事神经科学基础研究人员也是重要读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单位: 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153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603/R

邮发代号: 38-34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6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
  • 国际刊号:1009-153X
  • 国内刊号:42-160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0年第4期文章
  • 巨大型脑膜瘤手术治疗体会

    我科于1995年1月至1999年12月共手术治疗颅内脑膜瘤56例,其中巨大型14例,占25%.疗效满意,现予以报告.......

    作者:肖达荣;孙军;杨次文 刊期: 2000- 04

  • X-刀治疗颅内疾病93例研究

    我院自1997年8月~1999年4月采用国产X-刀治疗颅内疾病93例(98个病灶),经临床应用及58例随访,近期效果满意.......

    作者:廖贤;李春森;李文超;陈文斗;陈国勇;郝勇;郑启生;徐子海;廖福锡 刊期: 2000- 04

  • 脑胶质瘤P53、PKC、VEGF的表达及与预后关系

    目的了解脑胶质瘤中P53、PKC、VEGF阳性表达与脑胶质瘤分级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观察P53、PKC、VEGF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同时,随访了解患者生存情况.结果P53、PKC、VEGF在BG、MG、HMG三组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达,而且,随着病理分级的增加,其表达率也逐渐增加,但各组间缺乏统计学差异,三者表达在脑胶质瘤中的意义有待进一步大宗病例的分析.P53、PKC、VEGF......

    作者:钟雷;张继青;马廉亭;陈文军;陈寿松 刊期: 2000- 04

  • VEGF、bFGF在血管网织细胞瘤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与血管网织细胞瘤病理发生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分析43例血管网织细胞瘤和30例正常脑组织中VEGF、bFGF蛋白的表达.结果①43例血管网织织细胞瘤中VEGF表达阳性者42例,其中强阳性者26例;bFGF表达阳性者8例,其中强阳性者2例;二者阳性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

    作者:李爱冰;袁先厚;陈新军 刊期: 2000- 04

  • 纳络酮对家兔酒精中毒后外伤性脑水肿的治疗作用

    目的研究纳络酮(NAL)对家兔急性酒精中毒后外伤性脑水肿的治疗作用.方法经胃管注入乙醇致家兔急性酒精中毒,自由落体打击法制作外伤性脑水肿模型,并在伤后30min静注NAL2mg/kg,以后每隔60min重复注射一次.测定伤后4h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及脑组织含水量,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SOD活性增加(P......

    作者:徐永康;张志强;冯祖荫 刊期: 2000- 04

  • 内窥镜辅助眶上锁孔入路进展

    1前言内窥镜辅助眶上锁孔入路(SupraorbitalKeyholeApproach,SKA)是微侵袭神经外科不断发展的产物,其历史可追溯到1908年Krause描述的单侧额下入路.Dott(1933年)和Dandy(1944年)改良了该入路[1,2].1971年Wilson用有限暴露的入路成功治疗了颅内动脉瘤和肿瘤等[3].1978年Brock用小的额外侧入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开颅直径3~5cm......

    作者:林毅兴;邱永明;沈建康;罗其中 刊期: 2000- 04

  • 颅内囊状动脉瘤发生的血管构筑学研究

    颅内动脉瘤在脑血管意外中占第三位,仅次于脑梗塞和高血压脑出血,其发病原因仍不清楚,现将各研究中与血管构筑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赵刚;韩志安;李铁林 刊期: 2000- 04

  • 原发性颅内恶性淋巴瘤3例

    淋巴瘤系不明原因淋巴网状内皮细胞增生,可为局限性和弥散性,影响全身各部位,但侵及颅内比较少见.近年我院收治3例,现结合文献分析如下.......

    作者:袁利民;蒋万书;张立福;陈勇;刘卫东;陈隆益;李志立 刊期: 2000- 04

  • 颈内动脉巨大动脉瘤的介入治疗3例报告

    ......

    作者:戴伟民;黄强;胡国汉 刊期: 2000- 04

  • 外伤性脑梗塞64例临床分析

    ......

    作者:赵广营 刊期: 2000-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