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是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主管、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主办的、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神经外科专业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96年6月,其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009-153X,国内统一刊号为CN42-1603/R。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委员会吴阶平副委员长曾为该刊题写刊名。该刊现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同时也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等多家数据库收录;曾荣获全军第三届优秀医学期刊二等奖,首届《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等;该刊编辑部曾被湖北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评为学会先进集体。该刊及时反映国内外神经外科的新进展,介绍我国神经外科的新技术、新经验、新成就,促进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并严格遵循“重在创新、重在临床应用”及“求实、公正、严谨的办刊方针,使之真正成为我国神经外科的学术园地,推动我国神经外科的发展。该刊是大16开本,现为月刊,每期64页码,每月25日出版发行。该刊设有论著、实验研究、经验介绍、新技术、学术讲座、综述、短篇报告等栏目,以神经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同时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者以及从事神经科学基础研究人员也是重要读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单位: 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153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603/R
邮发代号: 38-34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6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
- 国际刊号:1009-153X
- 国内刊号:42-1603/R
- 出版周期:月刊
-
快速自然消散的颅内血肿
目的为探讨快速自然消散的颅内血肿的消散机理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快速自然消散的颅内血肿的临床表现及CT特征.结果72h内17例颅内血肿8例明显缩小,9例完全消散.结论快速自然消散的急性硬膜外血肿多发生于青少年,与血肿部位的颅骨骨折有关;而急性硬膜下血肿的快速消散与CSF向硬膜下腔移行、冲洗以及颅内压增高对血肿的挤压或脑萎缩对血肿的再分布提供空间有关.......
作者:吴明灿;刘建雄;罗国才;张志文;闵杰;余辉;姚远 刊期: 2003- 05
-
动脉瘤术中脑组织氧代谢监测的初步探讨
目的为探讨动脉瘤术中进行脑组织氧代谢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20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对载瘤动脉暂时阻断,并对被阻断动脉供血区脑组织持续进行氧代谢监测,比较阻断前后PbtO2、PbtCO2和pH的变化.结果载瘤动脉阻断后,PbtO2从阻断前(22±3)mmHg下降到(14±2)mmHg(P<0.01),PbtC02从(46±2)mmHg升高到(54±3)mmHg(P<0.01),pH从7.10±0.0......
作者:何升学;陈建良;吕文;吴耀晨 刊期: 2003- 05
-
脑血管疾病的磁共振诊断
目的为提高MRI及MRA对脑血管病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120例颅脑MRI和MRA资料,包括自旋回波T1WI、T2Wl和3DTOF(MOTSA法)MRA及3D重建(包括MIP及Navigator)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正常脑血管、动脉瘤、血管畸形及动脉硬化的MR表现进行比较.结果3DTOFMRA可显示较细的血管分支,原始图像对末梢血管显示更加清楚.较小动脉瘤常规MR显示困难,MRA的MIP像部分显......
作者:李国雄;王凤鸣;金德勤 刊期: 2003- 05
-
神经外科血管内治疗麻醉方法的临床选择
目的为探讨神经外科血管内治疗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方法择期拟行神经外科血管内治疗术ASAⅠ~Ⅲ级的病人1107例,分为哌替啶一非那根组(DP组,n=141),氟哌啶一芬太尼组(DF组,n=237),病人自控镇痛组(PCA组,n=528)及异丙酚-芬太尼组(PPF组,n=201).采用VAS和Ramsay评分法对其镇痛、镇静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术中疼痛VAS评分均在3分以下,四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作者:陈利民;余剑波;邬明 刊期: 2003- 05
-
乙状窦后小骨窗微血管减压治疗血管源性面肌痉挛
目的为探讨微血管减压治疗血管源性面肌痉挛的有效方法.方法乙状窦后小骨窗开颅微血管减压治疗面肌痉挛187例.术中用罂粟碱生理盐水在微血管减压前后冲洗神经根部血管及术野,微血管减压后用神经钩梳理面神经.结果术后抽搐立即停止138例,占73.8%,高于文献报道50%的水平,无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微血管减压后用小神经钩梳理面神经,有利于提高术后面肌痉挛立即停止的比率,用罂粟碱生理盐水冲洗神经根部及术野,......
作者:刘如恩;赵洪洋;张君臣 刊期: 2003- 05
-
外伤后急性脑肿胀术中急性脑膨出的防治
目的为探讨外伤后急性脑肿胀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以提高该类病人的疗效.方法对我科手术的82例急性脑肿胀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中急性脑膨出发生率为37.8%(31/82),其中急性半球性脑肿胀者急性脑膨出的发生率为333%(18/54),急性全大脑肿胀者急性脑膨出的发生率46.4%(13/28).31例急性脑膨出患者中,19例低氧血症,7例低血压,14例发生了迟发性血肿.术后......
作者:赖润龙;杨应明;郑丰任;邱勇龙;周德祥;郑少钦;蔡楚伟 刊期: 2003- 05
-
脑干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目的总结分析脑干肿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10例脑干肿瘤经枕下中线或中线旁入路,采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肿瘤.结果肿瘤全切除3例,次全切除5例,大部分切除2例.术后症状消失6例,好转2例,无变化1例,死亡1例.病理证实星形细胞瘤6例(Ⅰ级1例,Ⅰ~Ⅱ级5例),血管母细胞瘤3例,室管膜瘤1例.结论脑干肿瘤的切除率和预后与肿瘤性质和生长方式有密切关系.显微手术治疗应尽可能多地切除肿瘤,减少并发症,以解......
作者:李东海;徐庚生;洪涛;周东伟;卢明巍 刊期: 2003- 05
-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发病机制探讨
目的为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导致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原因、发病机制及治疗原则.方法对46例因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出现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病人进行CT、血中凝血因子以及MRA检查,对病人应用扩血管药物的同时,并进行稀释血液和扩容治疗.结果46例病人中28例经综合治疗后脑缺血症状完全消失,12例病人不全恢复,6例病人恢复不满意.结论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发生不仅仅是脑血管痉挛加重的结果,病人凝血机制异常......
作者:史学芳;张庆俊;扈玉华 刊期: 2003- 05
-
联合耳前、后切口经岩骨和天幕入路切除岩斜区肿瘤13例
目的介绍采用联合耳前、后切口经岩骨和天幕入路切除上斜坡、岩斜区及鞍隔上(视交叉后)肿瘤的手术治疗经验,并就手术入路进行讨论.方法对我院采用联合入路手术切除岩斜区肿瘤1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3例,全切9例,次全切2例,部分切除2例.出院时按Mayberg分类,Ⅰ级7例,Ⅱ级4例,Ⅲ和Ⅳ级各1例.结论本联合入路的特点:①可避免和减少术后产生脑脊液耳漏等严重并发征;②在切除岩骨,充分显露颞底、乙......
作者:许雍耿;张雪明;丁培民;李蓉 刊期: 2003- 05
-
单侧双靶点毁损治疗偏身性肌张力障碍
目的为观察单侧双靶点毁损对偏身性肌张力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MRI定位,微电极技术术中对靶点行功能确认,对5例偏身性肌张力障碍患者施行脑立体定向病变肢体对侧苍白球腹后部和丘脑腹外侧核联合毁损术治疗.结果5例患者术后运动功能显著改善.结论应用单侧双靶点毁损治疗偏身性肌张力障碍是一个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秦明筠;李勇杰;张宇清 刊期: 2003- 05
动态资讯
- 1 脑胶质瘤组织中BMP-7与YY1 mRNA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 2 脑室-腹腔分流术后颅内感染的诊治(附9例报告)
- 3 X-刀治疗颅内疾病93例研究
- 4 立体定向钻孔引流术治疗中等量高血压壳核出血的手术时机
- 5 面神经监测在小脑桥脑角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 6 慢性硬膜下血肿引流术后并发症24例分析
- 7 Toll样受体4与脑出血的研究进展
- 8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9 机械取栓治疗兔急性栓塞性脑梗死的实验研究
- 10 Caspase蛋白酶的结构及其在CNS损伤中的作用
- 11 扩大颅中窝硬膜外入路切除哑铃型三叉神经鞘瘤
- 12 诱发电位监测在脑血管病阻断性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 13 垂体腺瘤MRI特征与视觉功能损害的关系分析
- 14 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分流系统阻塞的预防及治疗
- 15 立体定向注射溶栓剂溶解脑内血肿
- 16 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
- 17 多普勒超声血流动力学监测在烟雾病STA-MCA吻合术中的应用
- 18 重型颅脑损伤后脑温与直肠温度、颅内压关系
- 19 努力探索新途径,提高脑胶质瘤的治疗效果
- 20 外伤性大脑纵裂血肿41例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