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是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主管、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主办的、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神经外科专业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96年6月,其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009-153X,国内统一刊号为CN42-1603/R。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委员会吴阶平副委员长曾为该刊题写刊名。该刊现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同时也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等多家数据库收录;曾荣获全军第三届优秀医学期刊二等奖,首届《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等;该刊编辑部曾被湖北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评为学会先进集体。该刊及时反映国内外神经外科的新进展,介绍我国神经外科的新技术、新经验、新成就,促进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并严格遵循“重在创新、重在临床应用”及“求实、公正、严谨的办刊方针,使之真正成为我国神经外科的学术园地,推动我国神经外科的发展。该刊是大16开本,现为月刊,每期64页码,每月25日出版发行。该刊设有论著、实验研究、经验介绍、新技术、学术讲座、综述、短篇报告等栏目,以神经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同时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者以及从事神经科学基础研究人员也是重要读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单位: 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153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603/R

邮发代号: 38-34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6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
  • 国际刊号:1009-153X
  • 国内刊号:42-160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4年第2期文章
  • 颅内多发动脉瘤1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颅内多发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要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18例共39个颅内多发动脉瘤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女性13例,男5例,以1cm左右直径多见,全部经开颅手术治疗,疗效优良率83%(15/18).结论①本组颅内多发动脉瘤多发于女性;②中等大小动脉瘤较常见,主要发生在前循环;③手术治疗效果较理想;(④微型动脉瘤极易漏诊;⑤手术应先处理出血侧或易出血侧动脉瘤,并注意手术技巧及要点.......

    作者:游潮;郭付有;王晓澍;贺民;蔡博文;吴波 刊期: 2004- 02

  • 经翼点入路鞍上脑膜瘤的手术并发症及预防

    目的探讨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鞍上脑膜瘤的常见并发症及相关因素,总结其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鞍上脑膜瘤的临床资料.结果160例鞍上脑膜瘤全切141例(88.1%),次全切19例(11.9%),视神经功能改善125例(78.1%),垂体柄保留155例(96.8%);主要并发症包括视力恶化(7.5%),尿崩(16.9%),电解质紊乱(8.8%),偏瘫(3.8%)等.手术死亡1例(0.6%),......

    作者:李金星;李玉;赵甲山;朱贤立 刊期: 2004- 02

  • 侵袭性垂体腺瘤侵袭性的综合判断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目的分析经侵袭性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判断标准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0年1月至2003年5月行经蝶手术切除的具有完整影像学、病理学和随访资料的侵袭性垂体腺瘤82例,随访时间5~30个月.结果侵袭性垂体腺瘤MR影像学特点为鞍底受侵下陷,部分肿瘤突入蝶窦;颈内动脉包绕;海绵窦受累,鞍隔突破等.病理检查以鞍底硬膜浸润的发生率高.PRL腺瘤的全切率明显低于无功能腺瘤(P<0.01),无......

    作者:李勇;舒凯;董芳永;万锋;雷霆;李龄 刊期: 2004- 02

  • 血管内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初步报告

    目的探讨使用血管内支架结合电解可脱弹簧圈(GDC)治疗颅内宽颈及梭形动脉瘤的可行性.方法15例颈内动脉宽颈囊状动脉瘤及2例椎动脉梭形动脉瘤,经全脑血管造影确诊后将支架置入载瘤动脉,跨动脉瘤颈放置.其中13例通过支架网孔将微导管送入动脉瘤腔,填塞电解可脱弹簧圈,4例仅放置支架治疗.结果1例术后1周死亡,2例失访.3~6个月造影随访14例,11例动脉瘤消失,2例动脉瘤大部消失,1例动脉瘤复发.载瘤动脉......

    作者:徐宏治;陈衔城;宋冬雷 刊期: 2004- 02

  • S-100B,NSE和MBP评估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的研究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后血清S-100B蛋白、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碱性髓鞘蛋白(MBP)浓度在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02年12月40例重型颅脑损伤住院病人在伤后12h内进行血清S-100B、NSE和MBP浓度检测,并结合GOS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本组4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伤后血清S-100B、NSE和MBP浓度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不同预后组之间S-100B、NSE......

    作者:李宁;沈建康;徐福林;王建清;赵卫国;胡秉诚 刊期: 2004- 02

  • 自发性脑干出血的救治及影响其预后的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干出血的救治并分析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自发性脑干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对影响其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痊愈9例,好转15例,植物生存6例,死亡7例.结论出血量、意识障碍程度是影响自发性脑干出血预后的主要因素.......

    作者:袁波;王诚;张海鸥;邹文;童晓欣 刊期: 2004- 02

  • 颅内黑色素瘤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分析颅内黑色素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诊治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颅内黑色素瘤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合文献讨论其CT和MRI特点,诊断及目前治疗颅内黑色素瘤的观点.结果CT可以显示肿瘤的大小、部位及数目,但特异性差,定性困难.肿瘤因含有黑色素细胞数量的不同而MRI表现为不同的信号.3例颅内黑色素瘤术前曾分别考虑为转移瘤、脑膜瘤或胶质瘤.部分颅内黑色素瘤的术前影像学检查证实为多发性病灶.结论颅......

    作者:孟凡刚;吴承远;朱树干;刘玉光;杨扬;王云彦;苏万东;吕正文 刊期: 2004- 02

  • VEGF在实验性脑积水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脑积水后脑组织中的表达状况.方法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48只,再随机平均分为A、B、C、D四个亚组,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向枕大池内注入25%白陶土混悬液0.1ml,分别在白陶土注射后第1、2、4、6周行MRI检查,获取鼠脑冠状切面的T2图象,鉴定脑积水是否形成.之后24h内处死动物并迅速取脑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测定......

    作者:张子衡;陈卫国;郭国炳;文志华;袁先厚 刊期: 2004- 02

  • FK506在颅脑损伤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创伤性脑损伤(TBI)后,FK506对血浆一氧化氮合酶(NOS)、一氧化氮(NO)、脑组织炎症介质、自由基生成、兴奋性氨基酸(EAAs)水平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采用液压损伤法制备脑损伤模型,随机分为损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于伤后5min开始,一次性腹腔注射FK506(3mg/kg).伤后30min、6h、24h测量血浆NO、NOS和伤灶及周围脑组织的白介素-6(IL-6)、肿瘤坏......

    作者:张桂运;崔尧元;高慧 刊期: 2004- 02

  • 脑血管痉挛的免疫炎症机制与对策

    脑血管痉挛(CerebralVasospasm,CVS)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emorrhage,SAH)后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其发生的原因和机理研究已持续了数十年,至今尚未完全阐明,而且还有一些相互矛盾的结果,但一般认为CVS是多因素和多环节所致[1].文献[2]报道,脑动脉周围的血凝块分解代谢产物促使CVS的发生,脑动脉壁继发的免疫炎症反应为主的病理过程,使CVS程度进一......

    作者:冀勇;王中 刊期: 2004-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