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是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主管、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主办的、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神经外科专业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96年6月,其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009-153X,国内统一刊号为CN42-1603/R。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委员会吴阶平副委员长曾为该刊题写刊名。该刊现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同时也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等多家数据库收录;曾荣获全军第三届优秀医学期刊二等奖,首届《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等;该刊编辑部曾被湖北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评为学会先进集体。该刊及时反映国内外神经外科的新进展,介绍我国神经外科的新技术、新经验、新成就,促进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并严格遵循“重在创新、重在临床应用”及“求实、公正、严谨的办刊方针,使之真正成为我国神经外科的学术园地,推动我国神经外科的发展。该刊是大16开本,现为月刊,每期64页码,每月25日出版发行。该刊设有论著、实验研究、经验介绍、新技术、学术讲座、综述、短篇报告等栏目,以神经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同时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者以及从事神经科学基础研究人员也是重要读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单位: 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153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603/R

邮发代号: 38-34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6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
  • 国际刊号:1009-153X
  • 国内刊号:42-160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1年第2期文章
  • 嗅球、嗅束的显微解剖学研究

    目的详尽了解嗅球、嗅束、嗅三角区的显微解剖学特点,为相关手术人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15例(30侧)颅骨干性标本,进行筛板区域的观察和测量.15例(30侧)头颅湿性标本,对嗅球、嗅束及嗅三角进行显微解剖学观察和拍照.结果筛孔分布在前颅底中线两侧,长(19.77±1.23)mm;中点处宽(3.15±0.45)mm的蝶形凹陷内;鼻甲侧筛孔数目明显多于鼻中隔侧(P......

    作者:杨允东;李永强;张建波;陈宝;李新红 刊期: 2011- 02

  • 人脑胶质瘤中Fas系统与其患者外周血中MDSC表达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Fas、Fas配体(FasL)在人脑胶质瘤中和髓系衍生抑制细胞(MDSC)在胶质瘤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它们与腩胶质瘤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2例人脑胶质瘤组织和6例正常脑组织中Fas和FasL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术检测上述22例胶质瘤患者手术前和6例正常成人外周血中MDSC的表达.结果①高级别(Ⅲ、Ⅳ级)胶质瘤中Fas和FasL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低级别(Ⅰ、Ⅱ级)......

    作者:林宁;邓家骏;付朋;姜晓兵 刊期: 2011- 02

  • 鞍区显微手术入路的研究进展

    鞍区病变种类繁多,解剖部位深在,周围毗邻重要神经、血管,尤其与视神经、垂体、颈内动脉等结构关系非常密切,手术风险大,术后并发症较多.目前,已有很多学者对该区域的手术人路进行了研究,随着显微技术的进步,有经翼点人路、经额下人路、经眶上微骨窗入路、经鼻蝶人路、经纵裂胼胝体入路及联合人路等多种手术人路[1],有必要对其归纳总结.......

    作者:徐成伟 刊期: 2011- 02

  • 听神经瘤手术与面神经功能保护

    听神经瘤占颅内肿瘤的8%-10%[1],是桥脑小脑角常见的肿瘤之一.治疗听神经瘤时,在尽量全切肿瘤的同时,要注意保留面、听神经解剖和功能的完整.面神经功能的保留对提高术后病人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武广永;刘如恩 刊期: 2011- 02

  • 脑室-腹腔分流管体内折断1例

    脑积水的治疗迄今为止仍以手术治疗为主,随着分流装置的设计和材料的不断改进以及手术技术的日趋熟练,脑室-腹腔分流术是目前神经外科治疗脑积水常用的一种方法.虽然操作简单,但常易出现一些并发症,如感染、出血、导管阻塞及异位等,从而导致分流失败.......

    作者:朱伟 刊期: 2011- 02

  • 33例对冲性前额叶底部脑挫裂伤诊治体会

    2004年7月至2010年3月我院共收治各类重度颅脑损伤患者598例,其中33例是对冲性前额叶底部脑挫裂伤.由于此类患者血肿小,早期意识障碍轻,往往予保守治疗,随后部分患者伤情突然恶化,常来不及抢救而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现将我们收治的33例此患者救治情况分析讨论如下.......

    作者:刘荣辉;郭学军;李宁;赵林;杨甫臣 刊期: 2011-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