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是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主管、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主办的、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神经外科专业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96年6月,其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009-153X,国内统一刊号为CN42-1603/R。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委员会吴阶平副委员长曾为该刊题写刊名。该刊现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同时也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等多家数据库收录;曾荣获全军第三届优秀医学期刊二等奖,首届《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等;该刊编辑部曾被湖北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评为学会先进集体。该刊及时反映国内外神经外科的新进展,介绍我国神经外科的新技术、新经验、新成就,促进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并严格遵循“重在创新、重在临床应用”及“求实、公正、严谨的办刊方针,使之真正成为我国神经外科的学术园地,推动我国神经外科的发展。该刊是大16开本,现为月刊,每期64页码,每月25日出版发行。该刊设有论著、实验研究、经验介绍、新技术、学术讲座、综述、短篇报告等栏目,以神经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同时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者以及从事神经科学基础研究人员也是重要读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单位: 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153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603/R

邮发代号: 38-34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6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
  • 国际刊号:1009-153X
  • 国内刊号:42-160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4年第3期文章
  • 双额叶脑挫裂伤亚急性期病情恶化的诊治体会

    目的总结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亚急性期(伤后4d~3周)病情恶化的治疗体会.方法2000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共173例,其中在亚急性期发生病情恶化的患者共31例.25例在病情恶化后接受手术治疗,6例保守治疗.结果出院时按GOS评分:良好22例,中残3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3例.结论大多数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亚急性期病情相对平稳,但部分患者可发生病情恶化;对双额叶脑挫裂......

    作者:袁海涛;肖小华;邓明;李国亮;童端;邸方 刊期: 2014- 03

  • 13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方法2007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慢性硬膜下血肿136例,采用钻孔冲洗引流术72例、经皮微创穿刺冲洗引流术25例、神经内镜辅助钻孔引流术39例.结果钻孔引流术患者治愈67例,复发5例,术后发生颅内积气20例;经皮穿刺引流术治愈20例,复发3例,术后并发硬膜外血肿1例,硬膜外血肿1例;神经内镜辅助钻孔引流术均治愈,术后残留少量积液、积气8例.结论......

    作者:许永刚;张帆;张罡;黄亮 刊期: 2014- 03

  • 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破裂并颅内血肿的急诊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MCA)动脉瘤破裂伴颅内血肿的临床特征、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MCA动脉瘤破裂伴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前Hunt-Hess分级,其中Ⅲ级3例,Ⅳ级10例,Ⅴ级2例;血肿量为25~60ml,平均35ml;螺旋CT血管造影(CTA)确诊,所有病人给予急诊手术治疗.结果术后发生颞叶大面积梗死1例,丘脑梗死1例,严重血管痉挛4例.术后随访3~48月,GOS评分:恢复良......

    作者:陈少军;姚龙飞;姜莱;李刚;赵东刚 刊期: 2014- 03

  • 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急诊血管内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小脑后下动脉(PICA)动脉瘤急诊血管内治疗的效果.方法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共收治8例PICA动脉瘤,均在入院48h内行血管内治疗,除2例远端PICA动脉瘤因导管超选困难而行载瘤动脉闭塞术外,其余均行血管内动脉瘤栓塞术.术后脑积水严重者行侧脑室置管脑脊液引流术,出血较多者行腰椎穿刺术.结果本组8例PICA动脉瘤患者中,近端动脉瘤5例,远端动脉瘤3例.GOS预后评分:5例为5分,2......

    作者:裴士文;李真保;方兴根;狄广福;杨士勇;徐善水 刊期: 2014- 03

  • 高原地区颅脑损伤后凝血功能异常的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高原地区颅脑损伤后凝血功能障碍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经验.方法2002年6月至2012年6月共收治高原地区颅脑损伤后凝血功能障碍患者62例,监测血清D-二聚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BPC).对于凝血指标异常、处于高凝状态(血清D-二聚体>0.5μg/ml、FDP>8mg/L)患者在10d后给予干预治疗(低分子肝素钠2500......

    作者:张渊;李涛;李建勋;邢征;石存兰 刊期: 2014- 03

  • 开放额窦治疗前颅底粉碎骨折术后反复局部感染并窦道形成

    目的探讨前颅底粉碎骨折术后引发的反复局部感染并窦道形成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前颅底开放性粉碎骨折后引发的反复局部感染并窦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在鼻内镜下开放额窦处理.结果16例患者均治愈.术后随访3~18个月无复发.结论开放额窦、重建额窦开口通畅引流是治疗前颅底开放性粉碎骨折术后引发的反复局部感染并窦道形成的关键.......

    作者:胡连水;王文浩;林洪;郁毅刚;林俊明;黄巍;李君;罗飞 刊期: 2014- 03

  • 早期显微手术夹闭治疗前交通动脉瘤167例及其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早期(动脉瘤破裂后72h内)显微手术夹闭治疗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8年12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167例早期行手术夹闭治疗的前交通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与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Hunt-Hess分级、改良Fisher分级、Graeb评分、症状性血管痉挛、吸烟、肺部感染......

    作者:周济;易良;许民辉 刊期: 2014- 03

  • 听眦线与前后联合间线关系的核磁共振研究

    目的探讨听眦线(OML)作为脑立体定向手术颅内靶点定位体表扫描基线的可行性.方法采用1.5T高清MRI图像测量105例接受立体定向手术的患者前后联合连线(AC-PC)与OML、大脑长轴、丘脑长轴的夹角,分析OML与AC-PC、大脑长轴、丘脑长轴的关系及其他体表参考线基线与AC-PC的关系.结果AC-PC与OML成向下(10.17±1.46)°夹角,大脑长轴与OML成向下(9.77±1.57)°夹角......

    作者:杨崇阳;张捷;吴勇;付锴;王伟;赵时雨;杨振宇;张继波 刊期: 2014- 03

  • 一期手术治疗颅内多发动脉瘤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一期手术治疗颅内多发动脉瘤(MIA)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一期手术治疗的9例MI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例共19个动脉瘤均成功显微手术夹闭.术后平均随访半年,其中治愈或良好5例,轻残1例,重残2例,死亡1例.结论经充分的术前评估,选择适宜的手术时机,运用熟练的显微手术操作技术,可使一期手术治疗MIA获得满意效果.......

    作者:宋朝理;郑小强;庄进学;陈登奎;程宏炜;薛峰;李海龙;张炜 刊期: 2014- 03

  • 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岩斜区脑膜瘤

    目的探讨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岩斜区脑膜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26例岩斜区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全切除20例,近全切除4例,大部分切除2例.术后出现一过性失语6例、脑脊液耳漏2例,听力障碍6例,以及三叉神经、面神经和听神经症状加重4例,均经处理后好转.结论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治疗岩斜区脑膜瘤暴露充分,对颞叶和小脑牵拉......

    作者:彭泽生;田道锋;陈谦学;刘宝辉;张申起 刊期: 2014-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