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是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主管、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主办的、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神经外科专业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96年6月,其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009-153X,国内统一刊号为CN42-1603/R。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委员会吴阶平副委员长曾为该刊题写刊名。该刊现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同时也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等多家数据库收录;曾荣获全军第三届优秀医学期刊二等奖,首届《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等;该刊编辑部曾被湖北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评为学会先进集体。该刊及时反映国内外神经外科的新进展,介绍我国神经外科的新技术、新经验、新成就,促进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并严格遵循“重在创新、重在临床应用”及“求实、公正、严谨的办刊方针,使之真正成为我国神经外科的学术园地,推动我国神经外科的发展。该刊是大16开本,现为月刊,每期64页码,每月25日出版发行。该刊设有论著、实验研究、经验介绍、新技术、学术讲座、综述、短篇报告等栏目,以神经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同时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者以及从事神经科学基础研究人员也是重要读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单位: 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153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603/R

邮发代号: 38-34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6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
  • 国际刊号:1009-153X
  • 国内刊号:42-160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5年第9期文章
  •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合并脑室扩张的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合并脑室扩张的手术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合并脑室扩张病人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采用后正中入路小骨窗枕下减压加自体筋膜减张缝合术.结果全部病例术后MRI显示延颈髓压迫解除、枕大池形态恢复;术后20例病人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24个月,2例症状完全消失,12例症状明显改善,5例症状无明显改变,1例症状加重;20例病人脑室大小均未见明显改变,无脑室扩......

    作者:刘伟;吴红星;帕尔哈提;杨小朋;冯冠军 刊期: 2015- 09

  • 2岁内婴幼儿及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2岁内婴幼儿及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外科治疗.方法对2006年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9例颅内出血并经外科手术治疗的危重婴幼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微创硬通道引流术2例,钻孔引流术9例,开颅血肿清除术7例,脑室外引流术+血管内治疗1例.结果死亡2例,重残2例,轻残3例,轻度发育异常3例,发育良好9例.结论对于2岁以内婴幼儿及新生儿颅内出血,早期在必要准备的情况下,合理选用外科手术治......

    作者:黄松;曹莉珺;王雄伟;汪雷;胡火军 刊期: 2015- 09

  • 肌松药对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中电生理监测的影响

    目的探讨肌松药对面肌痉挛(HFS)患者微血管减压术(MVD)术中侧方扩散波(LSR)监测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进行MVD术中LSR监测的206例HFS病人,依据肌松药使用不同随机分为罗库溴铵(ROC)组(76例)、顺苯磺酸阿曲库铵(CIS)组(69例)和对照组(不使用肌松药,61例),对比分析3组病人LSR诱导成功率、出现时间和波幅大小.结果硬脑膜打开前,对照组LSR诱导成......

    作者:卫永旭;杨文磊;赵卫国;李宁;蔡瑜;濮春华;吴哲褒 刊期: 2015- 09

  • 后颅窝减压并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复杂Chiari畸形

    目的探讨后颅窝减压并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复杂Chiari畸形的效果.方法2010年2月至2014年11月收治复杂Chiari畸形17例,均采用后颅窝减压并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术中均行颅骨牵引+后路窝小骨窗减压植骨融合并内固定.结果复位成功5例,未打开硬脊膜;复位不成功12例,行枕大池重建.术后出现颅内感染1例、切口感染伴脑脊液漏1例.术后5d因呼吸衰竭死亡1例,其余16例术后随访3个月~3.5年......

    作者:邵东传;龙江;王永刚;黄河;徐显鑫;邱金涛 刊期: 2015- 09

  • 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4年7月手术夹闭的121例前交通动脉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Hunt-Hess分级0级3例,Ⅰ级20例,Ⅱ级57例,Ⅲ级29例,Ⅳ级12例.按动脉瘤瘤顶指向分类,前交通动脉瘤主要分为5型,向前12例,向下13例,向上49例,向后23例,多方向24例.结果121例138个前交通动脉瘤中,手术成功夹闭135个;2例(3个动脉瘤)手......

    作者:殷尚炯;刘洪泉;王洪生;杜秀玉 刊期: 2015- 09

  • 颅底与颈椎脊索瘤13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颅底及颈椎脊索瘤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3例颅底及颈椎脊索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肿瘤生长部位及特点,包括原发及复发病例,颅底脊索瘤分别采用经鼻蝶入路7次、经鼻蝶联合经口入路2次、翼点入路1次和乙状窦后入路2次;颈椎脊索瘤采用颈椎后路切除及内固定术4次.结果13例病人术后随访2~60个月,平均随访21个月.首次手术后全切除7例(53.8%),次......

    作者:邬迎喜;薛亚飞;赵兰夫;赵天智;吕文海;陆丹 刊期: 2015- 09

  • 头颅移动CT在NICU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头颅移动CT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NICU)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2013年11月至2014年5月收治入住NICU病人388例,其中颅脑损伤75例,脑肿瘤155例,脑血管病119例,其他39例;共完成1000例次头颅移动CT扫描.结果从患者离开床位接受CT扫描至回到原先床位并妥善连接监测和支持设备所需的时间为(8.0±2.5)min,实际CT扫描所需时间为(2.5±0.6)min.200例接......

    作者:曹俊;马延斌;毛青;王杨;刘钰;马蓉 刊期: 2015- 09

  • 两次DSA阴性的颅内破裂动脉瘤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目的报告1例经两次全脑、全程血管造影阴性的破裂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患者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颅内破裂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手术过程及病理结果,分析其脑血管造影阴性的原因.结果患者为21岁男性,以突发头痛起病,外院头部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但脑血管造影未发现动脉瘤,头部MRI检查怀疑脑干背侧海绵状血管瘤.转入我院后,复查全脑、全程血管造影仍然为阴性,复查头部MRI检查......

    作者:祝源;李俊;陈刚;向伟楚;李国栋;赵曰圆;李欢欢;汤伟;金二亮 刊期: 2015- 09

  • MRI与Dyna-CTA融合影像结合神经导航在经鼻蝶垂体腺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MRI与Dyna-CTA融合影像在垂体腺瘤尤其是侵袭性垂体腺瘤经鼻蝶切除术前评价、术中导航和手术切除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3例垂体腺瘤患者术前均行MRI与Dyna-CTA影像融合,了解肿瘤与海绵窦段颈内动脉的关系,并将融合数据输入神经导航系统,在神经导航辅助下行经鼻蝶入路肿瘤切除术.结果手术显微镜下肿瘤全切除7例,次全切除4例,大部分切除2例.手术并发症包括短暂性尿崩6例,术后垂体功能低......

    作者:秦汉;胡军民;秦海林;别毕洲;向伟楚;秦尚振;马廉亭 刊期: 2015- 09

  • LRIG1相关功能片段对EGFR活性和胶质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探讨人多亮氨酸重复区免疫球蛋白样蛋白1(LRIG1)相关功能片段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下游信号通路的影响及对人脑胶质瘤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构建缺失LRIG1胞内段(LRIG1-ET)的和缺失LRIG1胞外段(LRIG1-TC)的真核表达质粒,将这两个质粒及LRIG1全长(LRIG1-FL)质粒分别转染脑胶质瘤U251细胞系和原代星形胶质细胞瘤细胞,用蛋白质印迹技术检测EGFR下游信......

    作者:丁昊;周志伟;易伟;雷霆;简志宏;刘仁忠 刊期: 2015-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