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是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主管、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主办的、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神经外科专业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96年6月,其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009-153X,国内统一刊号为CN42-1603/R。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委员会吴阶平副委员长曾为该刊题写刊名。该刊现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同时也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等多家数据库收录;曾荣获全军第三届优秀医学期刊二等奖,首届《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等;该刊编辑部曾被湖北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评为学会先进集体。该刊及时反映国内外神经外科的新进展,介绍我国神经外科的新技术、新经验、新成就,促进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并严格遵循“重在创新、重在临床应用”及“求实、公正、严谨的办刊方针,使之真正成为我国神经外科的学术园地,推动我国神经外科的发展。该刊是大16开本,现为月刊,每期64页码,每月25日出版发行。该刊设有论著、实验研究、经验介绍、新技术、学术讲座、综述、短篇报告等栏目,以神经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同时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者以及从事神经科学基础研究人员也是重要读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单位: 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153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603/R
邮发代号: 38-34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6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
- 国际刊号:1009-153X
- 国内刊号:42-1603/R
- 出版周期:月刊
-
桥脑海绵状血管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桥脑海绵状血管瘤(CA)的手术治疗及其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6年1月显微手术切除桥脑CA9例,其中桥脑上端腹内侧1例采用颞下切开小脑幕入路,桥脑腹外侧3例采用同侧乙状窦后入路,桥脑桥臂2例采用乙状窦后经三叉神经根部周围安全区入路,第四脑室2例均采用枕下后正中入路,左侧桥脑与延髓交界区1例采用远外侧入路。结果病灶全切8例,次全切1例;全切率为88.9%。术后7例神经功能改善,1例......
作者:周志伟;易伟;刘仁忠 刊期: 2016- 07
-
体温控制对重型颅脑损伤血肿清除术后的疗效及血清IMA、MDA的影响
目的:探讨体温控制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血肿清除术后的疗效及血清缺血修饰蛋白(IMA)、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2012年3月到2013年1月收治符合标准的sTBI45例,均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术后根据体温控制水平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使用亚低温治疗仪联合冬眠药物将肛温控制在36.0~36.4℃,维持7d后自然复温;对照组采用传统降温措施将肛温控制在36.5~37.7......
作者:刘军;袁辉纯;徐立新 刊期: 2016- 07
-
2011~2013年我院NICU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总结分析近3年我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患者的标本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变化趋势,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NICU内患者的标本中分离出革兰阴性杆菌,采用低抑菌浓度法对所检出细菌进行药敏检测,并用WHONET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检出363株革兰阴性杆菌,占前3位的为不动杆菌属(34.7%)、铜绿假单胞菌(24.5%)及肺炎克雷伯菌(2......
作者:田君;朱秀梅;李琦;池丽燕;魏梁锋;郑兆聪;王守森 刊期: 2016- 07
-
Ⅰ期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颈椎骨折合并颈髓损伤
目的:比较Ⅰ期手术与分期手术治疗颈椎骨折合并颈髓损伤的疗效差异。方法2010年6月至2014年10月收治颈椎骨折合并颈髓损伤26例,其中16例采用Ⅰ期前后联合入路手术,10例采用分期手术(Ⅰ期后路减压+内固定手术、Ⅱ期前路椎间盘摘除+椎体固定术),以Frankel分级和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估脊髓功能,并计算改善率=(术后JOA评分-术前JOA评分)/(17-术前JOA评分)×100%。结果......
作者:耿凤阳;张学广;杜池刚;侯磊;张志逖;李忠民 刊期: 2016- 07
-
Y型支架辅助技术在颅内动脉分叉部宽颈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Y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分叉部宽颈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采用Y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的16例颅内动脉分叉部宽颈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均采用闭环Enterprise支架,其中采取并行Y型支架技术9例,交叉Y型支架技术7例。结果均成功采用Y型支架辅助弹簧圈技术完成动脉瘤的栓塞,技术成功率为100%;1例术前Hunt-Hess分级4级的基底动脉分叉部宽颈......
作者:潘力;刘鹏;秦杰;杨柳;安学峰;吴虓;杨铭;徐国政;马廉亭 刊期: 2016- 07
-
重型颅脑损伤继发脑梗死的早期防治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继发性脑梗死早期预防性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重型颅脑损伤继发性脑梗死的临床资料,针对继发性脑梗死的高危因素早期采用预防性治疗。结果53例中,死亡18例(34.0%)。出院后6个月按GOS评分评估预后:植物生存5例,重残8例,中残10例,恢复良好12例。出院后12个月GOS评分:植物生存5例,重残7例,中残9例,恢复良好14例。结论早期预防性合理治疗有助于降低重型颅脑......
作者:郭宏伟;高玉松;罗新名;张松坡;胡承啸;扈俊华;柴超;雷亚萍 刊期: 2016- 07
-
白藜芦醇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目的:探讨PI3K/Akt信号通路在白藜芦醇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48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白藜芦醇组、LY294002组(Akt抑制剂),每组12只。利用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造模后24h进行大鼠神经功能损伤评分和检测脑梗死体积、脑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活性,免疫印迹法检测脑组织p-Akt、t-Akt的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脑组织肿瘤坏......
作者:雷军荣;涂献坤;张华斌;张晶;秦军;罗杰;石松生;杨卫忠 刊期: 2016- 07
-
弥漫性轴索损伤影像学诊断的研究进展
随着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的发展,颅脑损伤(traumaticbraininjury,TBI)的发病率不断上升[1]。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axonalinjury,DAI)是TBI常见的原发性损伤和病理改变类型,DAI诊断和治疗已成为当今TBI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作者:张一帆(综述);张国来(审校) 刊期: 2016- 07
-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脑梗死的原因及防治
外科手术的介入,使高血压脑出血的预后明显改善,但术后脑梗死并不少见,文献报道发生率为5%~20%[1,2],是脑出血术后病情加重的主要原因之一,预防是关键[3]。本文就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脑梗死的原因及防治进行综述。......
作者:高麟;麻晓融;董宇峰;李海龙 刊期: 2016- 07
-
颅面联合入路切除中颅底内外沟通瘤2例
颅底内外沟通瘤是一种较为少见的特殊类型肿瘤,起源隐匿,发现时瘤体往往较大,侵及范围广,恶性居多,解剖复杂,手术难度大。本文报道2例中颅底内外沟通瘤。......
作者:毋江;俞峰;解旭鹏;蒋帅;杨红利 刊期: 2016- 07
动态资讯
- 1 脊髓脊膜膨出合并脑积水分流手术时机的选择
- 2 血管内栓塞联合显微手术治疗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周细胞瘤
- 3 N-cadherin、E-cadherin及β-catenin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 4 氧合液在颅脑损伤后脑梗塞中的应用
- 5 犬囊状动脉瘤微弹簧圈栓塞治疗前后的超声研究
- 6 高颈段哑铃状神经鞘瘤的处理(附3例报告)
- 7 中后颅窝哑铃形三叉神经鞘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 8 Meckel腔表皮样囊肿的诊治(附3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 9 胶质瘤明胶酶A基因表达研究
- 10 自发性脑干出血的救治及影响其预后的因素分析
- 11 术前GCS在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术式选择中的意义
- 12 彩色经颅多普勒超声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 13 脑胶质瘤的分子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 14 颅内靶点立体定向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围手术期的配合与护理
- 15 高压氧治疗对大鼠损伤后的脑组织中巢蛋白表达的影响
- 16 脑深部肿瘤的神经导航辅助手术治疗
- 17 Galen静脉系的解剖变异及其临床意义
- 18 锁孔手术切除颅内深部肿瘤202例
- 19 颈内动脉巨大动脉瘤的介入治疗3例报告
- 20 原发性脑淋巴瘤CT与MRI诊断